全省首个无人农场交出首份满意答卷
今年麦收时节,谯城区赵桥镇无人农场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全省首家无人农场首次迎来收获季节,一路走来,“无人”模式的实际效果如何?对新时期农业发展有什么启示?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这些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前往现场进行了探访。
第一次收获迎来了大丰收
5月30日,桥城镇正式开启收割后的第二天,两台无人收割机成为赵桥镇无人农场麦田里最耀眼的“明星”。“利用北斗定位导航系统,配合收割机上安装的软件系统,实现了无人收割。”无人农场老板焦奎说,一台无人收割机一个小时可以收割10亩左右的小麦。不到两天,农场的300亩小麦就入库了。
焦奎无人农场种植的小麦分为两种,一种是小麦种子,一种是订单小麦。采用无人种植模式后,今年的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不少。“今年,一亩小麦的产量达到了600多公斤。因为品质好,每斤能卖3元多,300亩小麦能增收10多万元!”焦奎说,无人模式可以提高30%以上的经济效益。“通过无人模式智能种植,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使小麦亩产增加100斤,玉米亩产增加200斤,每亩年增收700元以上。”
下午收割完了,这些天,焦奎正忙着夏播。他表示,打算走“玉米+大豆”的复合种植模式,借助科技种植技术,将无人种植模式推广到除小麦以外的其他作物。
“无人”更聪明地管理土地
千百年来,中国的农业种植一直走的是“汗农”路线,“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固定在人们头脑中的传统农民印象。新时代,随着科技要素的不断渗透,新时代的农民借助农业机械化走出了一条土地集约种植的新路,流转几百亩、上千亩土地的农民成为新时代农民的代名词。焦奎和他的无人农场是新时代农民的代表之一。
侨城无人农场示范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与侨城金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无人农场除了无人收割机,还有无人植保机、无人播种机、地下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肥预警监测系统等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农作物从种植、管护到收获的全链条智能化作业。
从种植管理和保护的角度,无人农场采用全数字化的耕作管理模式,通过后台智能农业大脑分析,决定何时施药、追肥,何时成熟最好再次收割,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工经验进行耕作的模式。罗表示,“无人农场”的建设,将传统的牛拉犁农业发展为无人智能农业,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收割也是如此。技术人员轻轻按下遥控器上的启动按钮,无人收割机将沿着规划好的路径缓缓驶入麦田,在收割完小麦的满仓后自动返回田间,将收割的麦粒卸到装粮车上,然后返回继续收割。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表示,首个“无人农场”投入运营,标志着许多最先进的农业成果应用到江淮大地,是建设智慧农场的有益探索,也是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新尝试。
现场管理全靠“指尖”
无人农场的科学化、智能化领域离不开后台监控系统和智能平台的配合,二者相辅相成,产生“1+1>2”的效果。
监测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壤肥力分析、环境气象监测、土壤墒情分析、病虫害报告等信息的分析比较上。在监控系统的帮助下,可以实时掌握地块的状况和需求,开出好的药方,进行精准治疗。通过监控系统的反馈,只需通过云平台或手机APP发出指令,就可以远程控制配备信息终端的旋耕机、播种机、喷雾机、植保机、收割机、打捆机。按照监控系统开出的处方,就能准确完成各种操作。农民不一定要到田里种田,而是可以通过物联网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随时对田地进行指尖管理。施肥、灌溉、喷药等无人农机作业后第一天、第三天实施智慧平台应用。通过智能平台,可以直观的看到效果,分析数据,根据情况及时添加作业,确保土地和农作物保持稳产高产状态。
“无人农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日常的管理和保护中解放了双手。”焦奎说,无人农场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用肥需求,将调配好的肥液与灌溉水结合,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从而均匀、规律、定量地渗入农作物根部,实现节本、绿色增效、提质增效。需要田间灌溉时,可通过云平台或手机APP发出开启和关闭田间电磁阀的控制指令。当智能阀门控制器通过5G网络接收到来自云平台的灌溉控制指令时,立即控制电磁阀开关自动进行田间灌溉,按时、按量为农作物供水。
科技改变生活。接下来,谯城区将继续推进在全区各乡镇的布局,让科技在新时代惠及更多农民,积极探索守住粮食安全红线的新思路。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