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防疫稳经济保民生多地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
工厂流水线生产井然有序,“烟花”重现街头巷尾...最近疫情逐渐稳定。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多地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为复工达产创造有利条件。
细“防”细“控”科学防疫助力经济复苏
目前,全国疫情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为加强科学精准的防疫水平,国家卫健委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大城市15分钟步行的核酸采样圈;严格核酸采样人员的资质管理等。以“预防”措施为重点,在力量和资源上提高“四早”能力。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北京、上海等地也加强科学精准防疫能力,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预警,采取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人员密集场所限流开放、企业工厂员工闭环管理等措施,保障复工复产。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英杰介绍,北京组织开展了3000多家企业、3万多人次的闭环生产管理培训,引导企业进行闭环生产,实现关键环节关键岗位。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此前关闭的景区、公园根据疫情防控、限流、实名保留的需求,陆续重新开放。6月1日起,上海金山区将在已开放的试点景区基础上,逐步将限流比例从30%提高到75%。
减“负”增“效”,打出复工复产“组合拳”。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健康,复工复产关乎国计民生。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北京、上海等地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企业和重大项目复产,按下经济复苏的“加速键”。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表示,5月份以来,国内制造业企业复产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迹象。
目前,吉林省50家重点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在岗率达87.4%;上海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复工率超过85%,港口集装箱日均吞吐量达到12万标箱,接近正常水平。很多地方的用电量、就业等很多工业经济指标都在好转。
保“收”、“供”、“米袋子”、“菜篮子”都是有保障的。
当前夏收时节,全国“三夏”大规模麦收已全面展开。河南、山东、陕西等省麦收繁忙。
开通农机“绿色通道”,为跨区经营者提供核酸抗原检测、属地备案等“一站式服务”,组建覆盖小麦主产区每个乡镇的应急收割队伍...农业农村部出台多项措施确保夏收顺利。
供应链是产业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骨血”。围绕疫情防控和国计民生重点物资需求,省级“白名单”企业达到2.08万家,实现了保链稳链,促进了行业整体协调复产。
针对疫情防控、保障供应和重点项目的需要,上海市场监管局开辟了注册绿色通道,帮助市场主体抓住恢复发展的时间窗口。截至5月底,上海已有599家食品生产企业和2.09万家食品经营单位恢复生产。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介绍,随着气温持续回升,主产区上市蔬菜水果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上市品种将更加多样化。肉、蛋、奶、水产品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