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持续高位回购!股民担忧成为下一个歌尔股份?机构不断上调目标价最高4
股份公告:6月13日,比亚迪斥资10.35亿元回购295万股a股,回购价格344.33元至358.58元不等。
此招一出,不少网友认为高额回购有内幕!回购股票通常是好的,但你通常会选择在回购前打压股价,在低点回购,尤其是当你觉得自己的股价被低估的时候。
而有些公司会在高位回购股份例如,2019年,歌尔股份以5—1亿元的成本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与此同时,该公司的高管已经宣布了一项大规模裁员计划董事长蒋斌,副总裁刘春发计划在减持计划公告后15个交易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和0.01%的股份
在蒋斌,刘春发披露减持计划的同时,歌尔股份披露回购计划,有为其减持抬轿子之嫌而且蒋斌和刘春发高位减持,歌尔股份高位回购,也有接盘两者的嫌疑,所以利空大于利好
比亚迪之前有回购计划。
比亚迪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股份回购方案,拟以18—18.5亿元的价格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00元/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比亚迪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以0元/股的价格转让给激励对象,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4年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20%/20%
比亚迪表示,该持股计划充分考虑了对员工的约束机制,设定了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以及具体解锁所需的公司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的指标考核指标的设定具有挑战性,能够充分传达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愿景比亚迪表示,员工持股计划的定价原则合理,科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况
日前,比亚迪发布公告,将回购价格上限由每股不超过300元调整为每股不超过400元。
2022年6月10日6月10日,以每股321.7—332.97元的回购价格,耗资1.26亿元回购38.44万股a股。
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证券公司将比亚迪融资转化率降至0%。
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所有券商应该已经把比亚迪的融资转化率调整为0%,今天生效,因为大家都是周度更新,周一生效。
根据融资融券实施细则,需要将静态市盈率超过300倍或负数的股票折算率降至0%这些股票在整个市场中占比很低,不能折算成保证金,对市场影响不大
上述人士还指出,券商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判断,在不超过保证金上限的情况下进行调整提高两家公司之间的转换率,往往被认为是市场风险的降低一般不允许客户用高价股做抵押继续加杠杆,防止个股风险扩散
机构不断提高目标价。
伴随着比亚迪总市值突破万亿大关,市场情绪被极大激发。
但对于很多机构人士来说,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们认为比亚迪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根据消息显示,近一个月来,包括天风证券,中信证券,国源国际,华创证券在内的近20家境内外机构对比亚迪进行了评级,评级均为买入/增持/推。
日前,国泰君安研报称,比亚迪新车型点燃市场热情,维持2022—2024年EPS 2.34,3.80,6.29元参考2022年行业平均估值3.4XPS,公司上调目标价至395元,维持增持评级预计比亚迪全年新能源销量有望达到160万辆以上
此外,美银证券发表报告称,比亚迪预计今年一季度后毛利率将有所改善预计今年对外销售将占电池销售的20%,维持其买入评级及比亚迪h股目标价375港元
此前,花旗银行对比了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估值比率,认为比亚迪的销量将在2023年超过特斯拉。
比亚迪季报发布后,花旗银行进一步上调比亚迪目标价至587港元以此目标价计算,比亚迪市值有望超过1.7万亿港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标志性企业比亚迪驱动新能源产业逆势崛起,彰显中国经济韧性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据同发研究消息,新能源汽车仍是比亚迪的亮点,5月份市场渗透率为25%比亚迪年初至今销量超预期,获得电池业务订单是另一个长期利好该行将比亚迪2022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上调20%至22%,目标价由300港元上调至400港元
童模认为,今年下半年内地汽车批发的表现将继续跑赢零售,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将积极增产,这也应该有利于供应商该行看好比亚迪,广汽和蔚来,其次是小鹏—WMoto也看好一些零部件厂商,因为预计下半年产量会强劲增长
中信证券给予比亚迪目标价481.1元。
日前,中信证券也发布研报称,未来公司将完善模型矩阵,提升品牌定位,为全球化,智能化提供支撑三合一将逐步打开公司新的增长空间,公司目标市值空间有望达到1.43万亿
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250万辆,其中腾势+高端品牌销量超过30万辆,预计销量20万辆预计2023年公司汽车业务收入约3800亿
其实早在之前,中信证券就预测比亚迪电动乘用车2022年有望交付150万辆。
东吴证券更为乐观,预测比亚迪2022年汽车销量将达到170万+,同比增长超过2倍。
中信证券也预测,2023年比亚迪电池业务的市场份额约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3,这主要是因为与行业对手公司CTB的领先技术相比,技术红利有望实现盈利。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